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一)符合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含往届生)。(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合格性考试成绩全部达到合格。招生专业主要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须慎重报考。
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综合评价招生人数不超过68人,招生专业(类)和计划如下:

注:上述专业均设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1.个人陈述(结合个人情况,在陈述中表述对未来的规划,例如将如何服务于学校、社会、国家等)。
2.高中一至三年级五次期末考试及高三一模成绩及排名。4.高中综合素质档案内容扫描件,如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经历、研究性学习、自主选修课程学习情况等。其他反映考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材料(如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文体类活动获奖证书等)。其中,论文和专利不得作为证明材料上传。5.英语能力证明材料扫描件(非必需),如托福(TOEFL)/雅思(IELTS)/多邻国(DUOLINGO)考试成绩/其他表现英语能力的证明等。考生须确保网上提交材料的扫描图片真实、完整清晰,否则报名无效。考生提交完上述材料后,还须下载打印申请表,申请表每一页经考生本人和中学负责人签字、中学审核盖章后扫描上传,确认报考。


考核形式:机试、面试、体质测试
机试主要考察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我校将根据机试成绩划定面试资格线,入围面试的考生名单将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予以公布。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沟通与团队协作、创新潜质与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我校将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相关规定,严格遴选面试专家组成员,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组织考核,考核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确保公平公正。体质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不合格者无入选资格。机试、面试、体质测试时间和地点等安排另行通知。学校考核成绩=机试成绩(百分制)*70%+面试成绩(百分制)*30%。




注:数据来源江苏省考试院,鸿志优才整理

双一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


综合成绩=高考投档成绩(含政策加分)×60%+学校考核成绩/100×750×30%+高中学业水平折算成绩×10%。
其中,高中学业水平折算成绩满分为750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6科目全部合格计750分。考生高考投档成绩(含政策加分)须达到江苏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学校根据阳光高考报名系统专业志愿和招生计划数,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预录取名单。
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专业志愿及我校在江苏省的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和计划数,按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当综合成绩相同时,按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数学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排序原则排序。当专业计划未满额时,在未能满足专业志愿且服从专业调剂并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调剂。若未能满足专业志愿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或不符合录取要求,或服从调剂的专业计划数已满额,将不予录取。预录取名单确定后,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予以录取。一旦录取,不予退档。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续本科批次投档与录取。

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招生简章与2022年招生简章基本相同,没有大变化。无论是报名条件还是招生计划和专业,以及考核模式都没有大的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于华南理工大学综评招生简章、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如需转载请标明完整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