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10 16:40:31 来源:省教发综评
上海科技大学简介
● 上海科技大学(中文简称:上科大,英文全称:ShanghaiTech University,英文缩写:ShanghaiTech)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日常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自建立以来,学校努力建设和发展成为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2022年2月14日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 上海科技大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张江实验室、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科学设施融为一体。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立足办学定位,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下设学院、书院、研究院所、科研中心等19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本科招生专业12个,涵盖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信息、管理、创意与艺术、数学、历史等。
● 2024年,上科大本科生招生人数从去年的500人增至510人。需要注意的是,上科大必须在提前批一志愿录取,且一旦考生被上科大提档,上科大必会满足考生第一志愿专业。
初审材料提交
(1)自述信1封:申请者可从自身学科特长、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未来规划以及报考理由等方面进行阐述,独立完成自述信一封(800字以内)。
(2)自我介绍视频:申请者结合自述信内容,选取实例进行自我介绍,时长3分钟以内,视频上传要求详见报名系统。
(3)推荐信1封:由申请者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课外活动指导老师等叙述该生特点及推荐理由(800字以内)。
(4)申请者本人高中阶段成绩(成绩单需注明每门满分数值,经学校证明人签字并加盖教务部门公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5)其他能反映申请者自身特点的相关材料(申请者在学科特长、思想品德,身心健康、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突出表现的写实记录,获奖证书及荣誉称号,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等)。
初审要求
上科大要求提供高中平时成绩、自荐信和推荐信,其中高中平时成绩是参考的要点。按照往年情况,大致会有3000多名考生报名上海科技大学的校园日活动,约1/3,即1000多人能拿到最后的参加资格。当然,不是说考取上海科技大学必须参加“校园日活动”。在高考提前批也可以直接填报上科大:只不过此时,竞争对手有很多可能就是参加过校园日并获得了降分的同学。
般说来,对自己预估能上中上游211的同学,通过校园开放日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可以稳进985行列,那么通过上科大初审基本上没有问题。
上科大的面试以“校园开放日”为名开展,通常于高考结束后不久启动,采用线上面试的方式进行。
降分介绍
上海科技大学在校园开放日中会给予学生不同的评级,其中A档降20分录取,B档降15分录取,C档降10分录取;降分的1分等于高考时实打实的1分。获得降分的学生中,大约80%是 C档,15%是B档,5%是A档。上科大的降分最高值从20年开始就由最高30分削减了下来,预计未来20分也将成为常态。
校测形式介绍
如果有报考上科大的意向,那么就一定要参加校园开放日!如果没有参加校园开放日,最后又决定报考上科大,就要面临和获得了5分、10分、甚至20分“开放日”降分的同学一起竞争名额的情况,非常不划算。
时间:2024年6月10日开始,分批次进行
形式:面试时间为15分钟,考官提问了5个问题,主要围绕考生的个人简历展开。因此,考生一定要重视“自我介绍”的准备。这并不是直接让你背诵自我介绍,而是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规划。24年与23年一样,都是采用线上面试的形式,流程相较于线下简单了很多。25年有可能恢复线下面试,因此要做好线上线下面试的双重准备。上科大的面试题目和形式非常个性化,面试、模拟课堂、观看视频写回答(往年实验、机考等形式都有出现)。关注考生对大学生涯的总体规划,对于专业知识也有所考察。
除了个人相关的考察以外,也有观看一段视频、回答题目的形式,也有心理测试的形式。自我介绍一般都要准备,没有时间限制,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好时间,在恰当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亮点展示给面试老师。
2024年综合评价在江苏省总共录取44名考生,获得A、B、C档降分人数依次为26人、12人和6人,占比依次为59.1%、27.3%、13.6%。江苏省考生在今年上海科技大学的校测中发挥出色,拿到A档(20分)降分占比居首,以上科大今年在江苏最低投档分665分为例,考生拿到20分降分,则高考文化分只需要645分即可录取上海科技大学,性价比奇高。
关于三个档次的人数分布与专业选择:
2023年上海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达到399人,占所有毕业生的37.7%。具体到各省份,毕业生人数前三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市(119人)、山东省(46人)、江苏省(44人),江苏省考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1%。
毕业生整体去向情况上,共326人实现深造,本科生总深造率为81.7%,境内升学和境外深造分别为57.5%和24.3%。
境外深造方面,共97人赴境外深造,其中31名攻读境外博士学位,66名攻读境外硕士学位,其中赴美国深造75人,赴中国香港深造6人。境外深造高校QS排名前100的高校占69.1%。
境内升学方面,共229人在国内各层次院校深造,其中本校深造178人,占77.7%。其他高层次院校见下表
COPYRIGHT © 2021 南京才彦鸿志研学旅行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